• 提交成功
  • 姓名为必填
  • 性别为必填
  • 年龄为必填
  • 学历为必填
  • 联系方式为必填
首页 资源中心 新闻资讯

自闭症儿童为什么回避眼神交流?

2022-12-01 17:29:23
浏览次数:472 次
分享: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眼神交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言语沟通方式。典型发展儿童(普通发育儿童)在婴儿早期就表现出对眼睛的兴趣,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趋于稳定。但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在2-6个月时,对眼睛的兴趣就开始减弱了。因此,缺乏眼神交流和回避他人眼睛的关注,是孤独症的早期预警信号。


原因

孤独症儿童回避眼神交流的原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眼神冷漠说,一种是眼神厌恶说。

微信图片_20221130155447.png

眼神冷漠说

“眼神冷漠说”认为孤独症个体对眼睛所传达的社会信息不敏感,所以不感兴趣。这一说法符合社会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对社会信息的广泛不感兴趣,是造成孤独症特征的基础。

孤独症研究中心首次在蹒跚学步的儿童中研究了这个问题。向平均年龄为2岁的孩子展示了一系列视频,并利用眼动技术追踪他们观看视频时的目光。这些孩子包括38名普通发育儿童、26名被评估为孤独症儿童,以及22名发育迟缓儿童。
结果发现,在自由观看期间,相较于其他两组儿童,孤独症儿童对视频中女演员的视觉关注较少。在研究员直接提示,要关注视频中女演员的眼睛后,孤独症儿童比典型组儿童看眼睛的时间更长。在研究员暗示,要关注眼睛时,典型组的儿童则会在女演员的声音和面部表情引人入胜时,看着她的眼睛;在女演员没有情感表达时,偶尔会看着其他地方。发育迟缓组的儿童表现与典型组儿童相似。相对于普通发育儿童组和发育迟缓组,孤独症组儿童在此期间注视女演员眼睛的时间较少,且目光不会随着女演员面部情绪变化而看向别处。

这一发现表明,眼神交流对孤独症儿童来说并不是不愉快的,而是他们对眼神中传递的社交信号不敏感。

这种情况是因为婴儿早期杏仁核的低激活,所以在婴儿和他人眼神接触时,产生的情绪反应也就低,即难以捕捉到眼神中传递出的开心或喜爱等信息。当你在和普通孩子对视时,给予他“肯定眼神”,他便能自动感受到认同或赞赏,大脑内部杏仁核就会激活大脑内部的奖励系统,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但孤独症孩子是体验不到上述过程的。

微信图片_20221130155502.png

眼神厌恶说

“眼神厌恶说”认为孤独症儿童个体因为厌恶对视,主动回避眼神交流。对视会引起孤独症人士过高的情绪反应,所以他们采取回避的策略降低这种不适感,比如关注周围其他静态的事物。
研究者2013年对20名年龄在5-11岁的孤独症儿童儿童做了一项眼动追踪研究。

结果发现,同年龄段的普通发育儿童儿童的注视集中在双眼的瞳孔上,而孤独症儿童儿童的注视偏向于左眼下方区域,似乎试图避免直接的目光接触;在除眼部区域外的整个面部注视中,孤独症儿童儿童与普通发育儿童儿童对面部关键部位的注视大体相当。这个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儿童会避免专注于人脸中更具情感表达的一面。
研究员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测量了21名年龄在10—40岁的孤独症儿童人士,在自由观看他人面部和被迫观看他人眼部区时,上丘脑、丘脑枕核和杏仁核的激活差异。

在自由观看阶段,孤独症儿童组与普通发育儿童对照组的神经结构激活相似。但在专注于眼部区域时,孤独症儿童组皮层下通路高度异常激活。这种异常激活在恐惧、快乐、愤怒和无表情的面孔时情况类似。这项研究表明,在眼神交流时,孤独症儿童个体比普通发育儿童个体大脑神经性反应更强烈。

事实上,孤独症儿童个体声称对视会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很多孤独症儿童个体形容眼神交流的感觉为“超负荷的”,“感到恶心的”,“很大压力,感到焦虑”,“眼睛会感到灼热”等。总之,直接的眼神接触会让孤独症人士产生压力。

微信图片_20221130155453.png

年龄很关键

在研究孤独症儿童儿童独特的注视行为时,要考虑年龄的重要影响。幼龄期的孤独症儿童儿童与普通发育儿童儿童,在眼睛感兴趣区域的注视时间百分比相似;但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儿童相较于普通发育儿童儿童,对眼睛感兴趣区域的注视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也就是说,从幼龄到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儿童对眼部的注视时长下降了。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孤独症儿童儿童注视行为时,年龄差异是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3岁是幼龄和学龄前的分界线,这代表了儿童不同的发展里程碑。

基于上述研究,从年龄发展的角度理解,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观点:

在3岁以前,孤独症儿童儿童已经出现眼神关注异常,表现出对他人眼神不敏感,虽然在主动或提示下也会有眼神关注,但是并不理解眼神所传达的信息。
在3-5岁之间,对眼神的关注度显著降低。随着年龄增长,孤独症人士对眼神的不感兴趣逐渐演变成对眼神接触的“厌恶”,进而对他人不同情绪状态,表现出无差别的眼神回避。这也说明,“回避眼神交流”随着孤独症儿童儿童年龄发展,其内在的原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对于一些重要的发育时间点,孤独症儿童儿童大脑发生了什么还不知道。但对眼神关注,越早越好。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干预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3岁前幼儿,干预措施着重于提升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参与性,多与孩子眼神对视,并在孩子对视时给予奖励。帮助孩子建立眼神接触与奖励的联结,意识到对视是一件有价值的事,逐渐激发孩子的对视动机。对学龄期儿童,干预要注重于降低眼神接触时的敏感度,也就是所谓的“脱敏”。

微信图片_20221130155458.png

逐步使孤独症儿童孩子习惯于看眼睛,类似于外科医生习惯于看出血的身体,然后鼓励他们看眼睛,从而减少眼神接触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循序渐进。就像我们练习长跑一样,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跑10公里。训练眼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步到位”的方法要尽可能避免。

最热文章推荐

你可能需要

关注幸福拉法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言语服务内容
gongzhonghao.jpg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